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行业动态 >

科技赋能破局,产业协同聚力——2025年“任氏孵化”杯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在镇江顺利召开

原发表日期:2025-09-15来源:中禽传媒

原发表日期:2025-09-15

来源:中禽传媒

  9月12-14日,2025年“任氏孵化”杯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于江苏镇江顺利召开。会议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共创鹅业新质发展”主题,从产业风采、鹅健康与疾病防制、品种资源与利用、产业技术等几大板块出发,共同为推动中国鹅产业发展启智赋能。多名产业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对于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和生产实践的看法与探讨。

  
  本次会议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组委会主办,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研究员、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分会张康宁执行会长、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成强总畜牧兽医师、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祝威总畜牧兽医师、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所长童海兵研究员、重庆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王启贵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王继文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杨琳教授、佛山市任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任玉成董事长、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扬州大学王志跃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施振旦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何大乾研究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黄瑜研究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赵辉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唐熠教授、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黄运茂教授、扬州大学徐琪教授、扬州大学杨芷副教授等出席大会,其中童海兵研究员、成强总畜牧兽医师、任玉成董事长、张康宁执行会长发表致辞讲话。开幕式由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主持。
  
  张康宁执行会长对2025年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2024年全国肉鹅的出栏量均有小幅增长,当前肉鹅形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与连续4年行业盈利有关,与近年来羽绒价格持续走高有关,我们要牢牢把握市场的走向。养鹅产业目前在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市场等多方面还有上升潜力,大家通过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这一平台,不断学习提高养殖水平的同时,不断推进养鹅产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共设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共六场报告与一场互动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位鹅产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推动中国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特邀报告与产业风采围绕产业现状,分别邀请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分会张康宁执行会长、重庆畜牧科学院王启贵研究员、扬州大学王志跃教授和迎春林业局有限公司刘化春产业部部长、华派集团重庆永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李阁总监、潍坊华英科技集团王宏华研发总监、蚌埠华信禽业有限公司熊光旭总经理发表了我国鹅羽毛羽绒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鹅产业市场信息的分析、品种创新推动荣昌卤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鹅低蛋白日粮与氨基酸平衡、森林鹅 黑龙江鹅产业绿色新引擎、核酸禽流感疫苗在鹅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2025年鹅病流行动态及防控新技术、当前形势下规模鹅业企业面临的挑战等精彩的主题讲演,报告分别由华南农业大学杨琳教授、扬州大学杨芷副教授主持。
  
  相关报告内容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产地,鹅羽毛、羽绒产量占世界总量95% 以上,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有八大羽绒主产区。未来,我国鹅产业可通过鹅羽毛羽绒性状的选育、探索高品质养殖模式、发展产品深加工与附加值、打造国产品牌化、推进 AI 智能化养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养殖模式方面,养鹅目前推广的旱养模式、规模化饲养模式,不完全符合鹅的生理需求、门槛低收益低等行业特点,仍有改进空间;与此同时,当前鹅产业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完善、养殖设施与管理水平较低、孵化稳定性差、终端消费动力不足四大问题,但仍具备经济价值高、产业链延伸空间大等优势。
  
  专题报告(一)与专题报告(二)则围绕鹅疾病防治和品种资源,分别邀请天津赫莱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千城总监、山东农业大学唐熠教授、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杨振技术总监、广东温氏大华农生产研发部杨海翠研发部经理、镇江威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黄文江董事长、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庆海博士、河南普特威药业有限公司赵跃军市场总监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何大乾研究员、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韩厚明副总经理、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张新董事长发表了禽流感与痛风防控新方案、近期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鹅流感与小鹅瘟病防控策略、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现状及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CA株)简介、鹅坏死性肠炎及浆膜炎的发生与防控、肉鹅当前主要流行疾病及防控方案 、霉菌毒素对鹅生产性能影响、浙东鹅品种特性与创新使用、智能化技术在鹅生产中的应用、2025年皖西白鹅品系选育工作进展汇报精彩的主题讲演,报告分别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黄瑜研究员、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黄运茂教授主持。
  
  本场报告主要涉及鹅痛风、禽流感、浆膜炎等多种疾病问题的介绍与解决策略;同时介绍了当前相关鹅产业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经营现状。其中,浙东白鹅是我国白羽肉鹅品种的典型代表之一,宁波象山是浙江白鹅的种源地和主产区,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羽绒优,但繁殖力差等特性。当前,传统鹅养殖存在依赖经验、劳动强度大、风险高、追溯难的困境,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更高效、更精准、更灵活地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专题报告(三)和专题报告(四)围绕产业技术,分别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王继文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施振旦研究员和扬州大学徐琪教授、安徽天之骄鹅业有限公司邵西兵总经理发表了我国鹅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笼养鹅的技术研究进展、鹅二次开产技术现状与生产实践、肉鹅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给未来鹅的品种画个像、种鹅生产中的细节管理精彩的主题讲演,报告分别由扬州大学王志跃教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赵辉研究员主持。
  
  侯水生院士在报告中讲述了我国肉鹅产业和鹅肉消费潜力巨大,养殖与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养殖业应适应消费需求。鹅肉食品加工是带动养鹅业发展的基础,食品加工业潜力巨大。我国拥有狮头鹅、四川白鹅等区域性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丰富,已先后培育了26个肉鹅专门化品系,7个配套系。仍需解决体重与繁殖性能、生长速度与肉品质等三大“生物学矛盾”、种鹅“抱窝”和“季节性繁殖”问题。
  
  此外,本场报告还介绍了我国鹅资源(地方品种、培育品种、民间品种)丰富且性能优异,为肉鹅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分析了鹅二次开产的现状及实践,提出了二年鹅高效繁殖用自然产蛋的头年鹅、给予正确的光照程序、给予良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做好热应激防控措施等建议;人工授精技术可用于种鹅杂交制种,特别是解决由于公母体型差异、繁殖季节差异带来的受精率低的问题。
  
  报告期间,邀请了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专家以及鹅业产业链企业代表人孙金艳、陈兴勇、杨琳、赵辉、千城、陈效鹏、杨敬玉、张成海从鹅产业信息与技术中的感想视角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一场技术交流互动,互相分享经验。互动环节由扬州大学王志跃教授主持。
  
  会议最后,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孔令武技术顾问对本次会议做总结发言。孔令武技术顾问表示,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举办中国鹅产业信息与技术研讨会,已走过17年的风雨。我们在不断提升会议服务的同时,公司自身也在不断成长。未来,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奉行做好鹅业“服务员”的宗旨,在生产经营上不断革新,在会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前行,努力为行业做好服务。感谢大家对鹅业大会和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与支持!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全国养鹅业从业者们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有效整合了行业资源,加强了行业内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为进一步加快鹅产业升级发展,解决当下产业焦点问题,推动行业走出低谷,形成高质创新的鹅产业格局提供了新的思想与方向。